6月6日,成員涵蓋網絡訂餐平臺餓了么、百度外賣、一次性餐盒生產企業、餐飲企業、行業協會,檢驗機構在內的網絡訂餐供應鏈聯盟公布了第二批外賣餐盒“安心名錄”,共優選出25家企業的安全環保餐具,供平臺200萬上線餐飲商戶自愿選擇采購。 在首批外賣餐盒“安心名錄”的工作成果上,第二批篩選獲得了更多生產企業的響應,網絡訂餐供應鏈聯盟也對餐盒生產企業和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餐盒的材質不僅包括常見的聚丙烯塑料餐盒和紙餐盒,還包括PET塑料餐盒、金屬餐盒,將來還會推薦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塑料餐盒,同時在餐盒質量和安全檢測指標的數量和針對性上也有所提高,如增加了耐溫性能指標等。餓了么食品安全專家介紹,最近半年,餓了么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福州、金華開展一次性餐飲具抽檢,共抽檢184批次餐盒(聚丙烯塑料餐盒166批次、紙餐盒18批次),其中1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項主要為紙餐盒的耐溫性能和熒光物質超標。 《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原食藥總局36號令)第十九條規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使用無毒、清潔的食品容器、餐具和包裝材料,并對餐飲食品進行包裝,避免送餐人員直接接觸食品,確保送餐過程中食品不受污染。因此,本次“安心名錄”中特別推出“食品防護餐盒”。該企業負責人介紹,這種“食品防護餐盒”的盒口邊沿有個“安全扣”,當盒蓋與盒口完全合上,就會被安全扣鎖緊,盒蓋要被再次打開,只能折斷盒口的安全扣。用戶可通過確認安全扣的完整性,來判斷外賣是否在運輸途中被打開。餓了么相關負責人稱,平臺會聯合“安心名錄”中的企業為部分食品安全優質商戶提供“食品保護餐盒”試用。 “食品安全是餓了么可持續發展的基石”,餓了么首席食品安全官王三虎表示:“從去年開始,我們聯手多地食藥監部門共同打造‘明廚亮灶萬店直播’項目,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浙江金華、武漢等12個省市實施了明廚亮灶,把餐廳食品安全亮出來,讓消費者透明消費,并率先在北京啟動了‘百萬食安封簽進店’活動,為海淀區商家投放100萬份食安封簽,后期將逐步擴大覆蓋范圍。今天,第二批外賣餐盒‘安心名錄’公布,標志著餓了么履行承諾,正在逐步打造,包括優選供應鏈、陽光后廚、清潔配送在內的網絡訂餐食品安全閉環。 本次發布會,餓了么還分別邀請北京工商大學、同濟大學的教授對平臺商戶和餐盒生產企業進行餐飲包裝法規標準、餐飲商戶如何選用安全環保的外賣包裝和一次性外賣包裝與環保的培訓。據介紹,餓了么通過飛鳥學堂、商家學院和有菜平臺商戶端等渠道加強對上線餐廳、生產企業和配送人員的食品安全培訓,利用平臺大數據與監管部門及學會進行食品安全和營養的社會共治,引導消費者享有安全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